“急急如律令”这句在影视、小说中频繁出现,特别是道士驱邪时常常念叨的话语,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
“急急如律令”的源头可追溯至汉代公文用语。当时,“如律令”常被用在公文结尾,传达出“立即执行命令,如同法律般不可违抗”的严肃指令。像司马迁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以及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中,都有相关使用。
但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建议后,律令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逐渐降低。到东汉以后,官方文件里不再有“如律令”的惯用语。
也正是在东汉,张道陵创始道教时,结合自身行政长官经历,在书写道教驱使鬼神、治病禳灾经文的最后部分,除了用“如律令”字眼,还推出“一如律令”“急如律令”和“急急如律令”,意思是号令鬼神快快承办某件事情。从此,“如律令”这一从前专属于皇帝的术语,演变为道教驱妖除邪的专用咒语,并出现在社会日常生活中。比如东汉、魏晋时期随葬物镇墓罐罐身上的镇墓文,以及吐鲁番出土的许多唐朝随葬衣物疏里,都写有“如律令”“急急如律令”等道教符咒。
另外,还有一种说法认为,“律令”是传说中雷部众鬼里跑最快的一只鬼的名字。东晋干宝在《搜神记》记载“律令,周穆王时人,善走,死为雷部之鬼”,所以“急急如律令”表示事情太急需要立即好理,犹如律令奔走一般。
如今,随着文化传播,“急急如律令”不仅在国内深入人心,还因动画电影《哪吒2》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,其翻译问题引发网友热议。它从古老的公文用语,变成道教神秘咒语,再到如今跨文化交流中的关注点,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远影响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osheji.top/11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