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Coser”是英文“Cosplayer”的简称,在角色扮演文化里,指的是那些热衷于运用服装、道具、化妆等形式,将动画、漫画、游戏等作品中的角色在现实中生动还原的角色扮演者。“cos”是英文“costume”的简略写法,可作动词用,玩“COS”的人就被称为“Coser” 。
Coser扮演角色可不只是穿上对应服装那么简单,他们往往会全身心投入,用化妆、外形塑造、行为模仿、语言表达等方式,在现实环境中完美重现动漫、游戏角色。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模仿,更是他们表达对这些角色钟爱与对作品热爱的方式,同时也是个人创造力的精彩展现。
比如,有的Coser为了Cos一个游戏里的精灵角色,会花整整一个月时间亲手缝制服装,从选料到剪裁,再到复杂的刺绣,每一个步骤都精益求精。为了还原游戏里精灵翅膀的质感,他们会反复试验不同的材料和制作工艺,直到达到心目中的完美效果。还有的Coser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,不仅反复研究原著,还专门学习相关的表演技巧,甚至请教专业的化妆师,让自己在舞台上的表演极具感染力,将角色的神态和气质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Cosplay活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源,可追溯到数千年以前。不过,现代意义上的cosplay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末期沃尔特·迪斯尼创造的米老鼠卡通形象。1955年末期,日本国内出现最早的cosplay现象,此后cosplay在日本真正繁荣发展起来。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,日本的ACG经历探索和成长期后,cosplay拓展了参与者的年龄层次和群体数量,逐渐进入初创及发展阶段。
20世纪90年代,cosplay文化开始传入中国。1993年,在香港的一个文化展览会中,同人组织“四百尺”租用展位出售其团员的漫画,并在会场穿上《银河英雄传说》中同盟军的制服以引人观看。1995年8月27日,中国台湾高雄的SAGA WORLD一楼举办了台湾最早的cosplay活动。1998年,中国大陆地区的漫画展上才零星出现cosplay,2000年8月成功举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届cosplay大赛。
如今,漫展以及同人会展较为繁荣,每年四五月的杭州国际动漫节、七月的ChinaJoy Cosplay嘉年华、十月的广州金龙奖都是国内大型的cosplay盛典。在这些活动中,Coser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,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。
Coser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,它代表着对角色的热爱、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我的挑战。这其中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,也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,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,往往会令人叹为观止。如果你也对动漫、游戏角色充满热爱,不妨尝试成为一名Coser,去迎接这些挑战,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成长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osheji.top/1273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