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,港股市场迎来“谷子经济”概念股的集体狂欢,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企业股价飙升,“年轻人的茅台”排队上市,让这一概念成为资本市场的最新热词。
泡泡玛特堪称“谷子经济”的教科书级案例。其全新发布的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风靡全球,国内外门店都出现大排长龙抢购的盛况。在二手平台上,原价99元/盒的Labubu 3.0隐藏款盲盒出价高达2300元,相比官方售价溢价超20倍。伴随这股新品热潮,泡泡玛特股价在二级市场持续上涨。5月15日,泡泡玛特(09992.HK)股价盘中一度超过200港元/股,市值超2600亿港元,甚至超越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。从股价表现来看,2025年其股价迎来爆发式增长,年初至今累计上涨超120%,与2024年初低点16港元相比,一年多时间股价累计涨超10倍。
泡泡玛特的成功并非偶然。2022年起,公司开始多元化布局,推出毛绒玩具、MEGA大娃等新产品线;在泰国、新加坡等地开设海外首店,吸引千人排队;与泰国顶流女星LISA联名,掀起病毒式传播。这些举措让泡泡玛特摆脱了“盲盒依赖症”,成长为一家覆盖全品类的潮玩巨头。截至2025年,其会员数超3400万,复购率高达50%。
泡泡玛特的暴涨点燃了资本对“谷子经济”的热情。2025年1月,拼搭玩具企业布鲁可登陆港股,上市首日股价暴涨82%,总市值超260亿港元,超额认购达6000倍。其背后站着高榕创投、君联资本等明星机构,上市前累计融资17.87亿元。另一家卡牌企业卡游亦紧锣密鼓筹备上市,它以《奥特曼》《叶罗丽》等IP卡牌为核心产品,2024年毛利率达67.3%,营收与净利翻倍增长,红杉资本、腾讯资本为其股东,并签署了2026年的上市对赌协议。此外,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被曝计划分拆上市,募资约3亿美元;万达电影宣布投资潮玩品牌52TOYS,后者或于2025年递表港交所。
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,较2023年增长40.63%,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。这样一个迅速攀升的新消费市场,“养活”了众多谷子经济概念股,也将曾经冷眼相看的资本重新吸引回来。
与“谷子经济”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传统白酒巨头贵州茅台的年轻化战略频频受挫。从茅台冰淇淋到酱香拿铁,再到酒心巧克力,茅台试图通过跨界联名吸引年轻人,却陷入争议。2022年上市的茅台冰淇淋,售价66元/盒,首日销量5000杯,但复购率不足20%。2025年,多地门店关闭,价格跌至10元/盒清仓促销。一场“谷子概念股”的上市潮,正在资本市场掀起巨浪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osheji.top/130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