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全国范围内新冠病毒检出率出现上升趋势,“新冠感染又抬头”的话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,陈奕迅确诊新冠的相关消息也冲上热搜,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
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及各地卫生部门最新监测数据,2025年4月至5月初,全国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,南方地区尤为突出。在3月31日至5月4日期间,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从7.5%攀升至16.2%,增幅超过一倍;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的阳性率也从3.3%上升至6.3%,阳性率创下过去一年来的新高。到监测期的第18周,无论南方还是北方,新冠病毒在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检出率中均排名首位,超越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鼻病毒和流感病毒,这一变化打破了传统呼吸道病原体的季节性交替规律,凸显新冠病毒传播力的持续威胁。
从地域分布来看,南方省份的检测阳性率普遍高于北方省份,可能与气候差异、人口流动等因素相关。不过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南方地区疫情增幅已呈现趋缓态势,而北方如北京、河南等地近期增速加快。从感染人群分布来看,15岁及以上群体风险较高,60岁以上老年人、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重症风险需特别警惕。住院病例中60岁以上人群占比超40%,80岁以上达25%,因免疫力衰退、基础疾病叠加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)更易重症化。
目前主要流行毒株为XDV变异株(JN.1分支),其亚型NB.1分支在北京等地被检出,香港监测到XDV变异株(与JN.1同源)占比超70%,其亚分支NB.1.8.1免疫逃逸能力增强,但致病力未显著变化,临床表现仍以咽痛、低热、咳嗽等轻症为主,多数患者症状类似感冒,部分儿童可能出现39℃以上高热。
专家分析,本轮疫情反弹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。一是群体免疫屏障减弱,距上一波疫情(2023年底至2024年初)已逾一年,自然感染获得的抗体水平下降,加之2025年2月流感流行强度为三年来最低,人群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普遍降低;二是五一假期期间大规模人员流动加速了病毒传播。
不过专家也强调,现有疫苗仍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,病毒致病力未发现显著增强,公众无需过度恐慌。对于个人而言,在公共交通工具、密闭场所(如商场、影院)或人群密集好应科学佩戴口罩,可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或N95口罩;还要勤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洁双手,保持至少1米社交距离,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osheji.top/130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