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#泸溪河以为23元一斤结账是23元半斤#的话题冲上热搜,引发了消费者的热烈讨论。
事件源于南京一位网友在泸溪河店铺的购物经历。该网友逛店时看到海苔味小贝标价32.9元,原味小贝标价23.9元,便默认这都是一斤(500克)的价格,于是选择了看似更划算的原味小贝。然而结账时,价格比她想象中贵了不少。仔细查看才发现,海苔味是按32.9元一斤标价,而原味23.9元却是半斤(250克)的价格。此外,店内其他较贵的糕点也采用半斤计价,且计价单位的字体非常小。
这一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,不少消费者对此表示不满,戏称这是“价格刺客”行动。当下,市场上不“按斤标价”,而是用“50克”“250克”甚至“1克”为计价单位的店铺越来越多,这种做法让消费者感到困惑,也被认为是在玩弄数字游戏,掩盖实际成本和利润空间。
相关部门表示,现行价格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明码标价时,对品名、计价单位、价格等要素要真实明确、标示醒目,但对“数字标示大、计量单位标示小”的方式未作出限制性规定。也就是说,只要商家没有明确标注虚假信息或存在欺诈行为,这样的操作并不违法。
不过,这种透明度不足的标价方式显然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。诚信是商业活动的根本,任何企图通过模糊不清的方式获利的行为都难以获得长久支持。据悉,目前该款原味小贝在很多泸溪河门店已暂停售好,不知是否是对舆论压力的一种回应。
这一事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,在购物时务必保持警惕,仔细核对商品信息,以免落入不必要的消费陷阱。
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,作者:suxiaosu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osheji.top/958.html